关注 金鼎学社 公众号,免费领取AI赚钱指南,添加客服微信:qiniu1001 备注:7774!

安徽省?
合肥市?
地理知识不好的会愣半天, 潜意识里认为那是和宁夏、青海在一个的地方。祖国的大西北。
无论是在华东地区六省一市里,他的排名度最低,也曾经是经济垫底。
还是在中部地区六省,安徽的知名度也是垫底的?
2005年,安徽省的人均GDP是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的28位,倒数第四,而现在安徽省人均GDP妥妥的进入了全国各省区前10强,直逼湖北湖南。将江西远远的抛在身后。

安徽省很有意思,对大多数省份来说,区位划分是很明确的,华东六省一市里有安徽,中部六省里也有安徽,长三角城市群也有安徽,
安徽是南方还是北方,也是模糊的,我国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,偏偏淮河穿安徽而过,因此又被分为皖北和皖南,你也很难分清安徽到底属北方还是南方;比如辽宁属于东北,山东属于北方,浙江属于南方,然而对于安徽,你却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划分。
安徽人自己也弄不清,长江两岸的人吃米饭,淮河两岸的人吃面食。
但区位模糊的省,定位很清晰,与邻居江西区位清晰,定位模糊正好相反。

安徽的成功之一:定位清晰,非常执着的融入长三角。
关于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定位分工,有种说法是“上海出资金、定标准,浙江搞设计,江苏办厂搞制造,安徽出人”,然而安徽却不介意,一旦确定目标,就毫不动摇的坚持;从近些年安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,选择融入长三角无疑是个正确决定。
如果说区位模糊属于安徽灵活变通的一面,那坚持融入长三角,就是安徽最执着的固守。
江浙沪的打工人,大都是安徽人。
现在很多江浙沪产能过剩的工厂,都迁入安徽,安徽是来者不拒。
在江浙沪打拼多年安徽人,带回了资金、技术甚至订单。所以安徽的GDP蹭蹭蹭的往上涨也就不奇怪了。

安徽的成功之二:强省会战略不模糊,管别人说啥,我就坚持。
合肥原来不是安徽的省会,原省会安庆在安徽西南一角,无法辐射全省,安徽是最早行动,而且立即实施的将省会搬迁。省会迁至淮河与长江的中心点,全省的中间,合肥市。
这个举措当时有很多非议,现在来看,是非常正确的。
河北也将省会从保定搬到了石家庄,这么多年,石家庄还是一个庄,但合肥却跻身一线城市了。
看看湖北的武汉,湖南的长沙,陕西的西安,四川的成都。强省会才能带动经济增长。
所以安徽义无反顾的将全省资源都向合肥集中,于是就有了霸都的美称。拆巢湖,建新机场,合肥市在通往一线城市的路上,将油门踩到底了。

成功之三:毫不介意别人将自己的城市划入他的经济圈
隔壁的江苏省省会南京市,将安徽的滁州、马鞍山、芜湖、天长一股脑全部划入南京经济圈了。
作为生母安徽表现出的是高兴与支持。
这样等于安徽有两个一线城市在辐射和拉动全省经济发展。

我不是砖家也不是学者,所以无法从高屋建瓴的战略高度,也无法运用某些专业术语与词汇来描述和论证安徽的成功。
用老百姓的话总结,安徽的成功源自于:
1、定位清晰,不顾一切的融入长三角;
2、战略正确,省会迁入省域的中心合肥,做强做大省会,拆巢湖,不扭扭捏捏,不遮遮掩掩;
3、格局打开,不介意自己的城市,划入别人的经济圈;
4、勤奋努力,争产业,抢产业,将很多大的产业抢到了安徽,如江西的赛维。。。。。。
5、发展交通,高铁市市通了,下一步是县县通,高速已经织成蜘蛛网了。长江黄金水道 ,巢湖与长江联通也在实施中,要想富先修路,路通则财达,这种思维模式造就了安徽的交通发达,从而成变经济的助力。

安徽的屌丝逆袭不是突然,也不是幸运。
而是定位清晰,身段放低,格局打开,执着与变通并存,这样的安徽后发而先至,必将成功,也必然成功。
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007774.com/4824.html